肝癌是我国第四大高发癌症,每年新发病例约37万例,占全球42%以上。面对这一健康杀手,现代医学已发展出多样化的治疗武器——从精准微创手术到靶向免疫药物,从介入栓塞到放射性粒子治疗,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正在改写肝癌患者的命运,而对于早期肝癌,手术治疗仍是首选治疗手段。
一、传统开放手术与腹腔镜微创手术相得益彰
传统开腹手术针对较大肿瘤(7-10cm)、可疑破裂的肿瘤、突出于表面的肿瘤如膈顶部、临近大血管的肿瘤、特殊部位腔镜难以保证切缘安全的肿瘤、多次介入包括消融治疗后不规则复发的肿瘤等等,仍然是首选的手术方法。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安全和根治性,将肿瘤破裂和肿瘤细胞脱落种植降到最低。
而腹腔镜/机器人微创手术,小切口,大作为,也正在成为主流,特别是针对限于边缘型、较表浅、粘连不太严重、体积不太大的瘤体,尤其是位于左肝外叶、右肝前段的边缘型肝脏病变,也包括肿瘤形态较规整、完全位于某肝段或叶可进行规则性肝切除的肿瘤,具有创伤小(仅需几个“钥匙孔”小切口),出血少,疼痛轻,术后1天可下床,1周左右出院等优势。
新技术:
三维可视化+AI导航:术前精准规划切肝路径,术中避开血管,像“GPS导航”般安全。
荧光染色技术:注射显影剂后,肿瘤在镜下“自发亮光”,彻底切除不漏网。
国产手术机器人:机械臂灵活如“仿生蛇”,完成高难位置肿瘤切除,精度达亚毫米级。
二、综合治疗:让不能切的肿瘤“能切”
部分晚期患者因肿瘤过大或位置复杂无法手术。近年来,转化治疗通过药物、介入等综合治疗手段,缩小肿瘤、控制转移,使初始不可切除的肿瘤缩小或降期,转化为可手术切除。研究证实,合理联合治疗可使49.1%的患者肿瘤显著缩小,为手术创造机会。
新方案:
三联疗法(TACE+放疗+免疫药):55%晚期患者肿瘤显著缩小,重获手术机会。
靶向药+免疫药:肿瘤缩小率超78%,50%患者成功转化手术。
效果:
转化后手术患者,2年生存率超90%。
三、抗病毒是手术成功的基石
乙肝病毒活跃会加速肝癌复发。围手术期抗病毒治疗至关重要。所有乙肝肝癌患者,无论病毒量高低,术后必须长期服用抗病毒药。
目标:
降低病毒载量(HBV-DNA转阴)→减少肝癌复发风险。
追求临床治愈(HBsAg转阴)→显著延长生存期。
新希望:
部分患者通过“口服抗病毒药+长效干扰素”联合治疗,有望实现乙肝临床治愈。
此外,现代肝癌治疗强调“综合治疗、多学科协作”理念。《中国肝癌多学科综合治疗专家共识(2025年版)》指出,肝癌治疗需要肝胆外科、肿瘤内科、介入科、影像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,各领域专家共同制定最优治疗方案,能避免单科诊疗的局限性,提高治疗成功率,改善患者生活质量。
专家简介:

刘胜荣,烟台市奇山医院普外科主任,主任医师。
从事肝胆胰脾和胃肠、甲乳外科临床诊疗。擅长腹腔镜微创及开放手术,包括胆囊切除、双镜或三镜联合胆道取石、肝癌切除(包括肝叶/段切除)、肝门胆管癌根治,脾切除联合断流、胰十二指肠及胰体尾切除,胃、结直肠、甲状腺及乳腺肿瘤根治,腹腔镜下彩超引导肝肿瘤微波消融治疗,肝癌、胃肠肿瘤和乳腺癌系统治疗等。